墓碑上刻字有什么讲究?
要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如:故先(显)考(妣)公(婆)某某老大人(孺人)墓。字数上有讲究,只能是6个字或者11个字、16个字,一般采用11个字,原因是在阴阳地理中用生、老病、死、苦五个字来概括人的一生,这五个字对应墓碑中间大字往返念,墓碑上第一个字跟最后一个字一定要对应生字才行,如对应病或者死这些的话,阴阳地理中就视为会有大灾,如后人会生大病或者出呆痴后人等等。
墓碑刻字有很多讲究。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间。10cm进宝。10.5cm纳福。3cm财旺。4cm登科。这些字的大小与碑身比例协调,又寓吉祥之意。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从中可以得到慰籍。
墓碑的石材选用,过去的大理石汉白玉,经不起风雨,极易风化。而今已被材质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岗岩系列所顶替。在色彩斑斓,材质坚固的花岗岩中,较受客户青睐的有印度红、珍珠白、山西黑。印度红,象征着高贵、华丽、火红的年华,辉煌的事业;珍珠白,象征着纯洁、淡雅、绚丽的人生、不尽的哀思;山西黑,象征着庄严、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怀念。
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生卒年月日,写在中榜两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写齐全最好。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

地理五诀十葬十不葬
风水学术语。九歌十诀之一,是风水家关于葬地之龙、穴、砂、水的十种忌讳之形。 其歌曰:“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缭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粗顽块石者,地多恶气。急水滩头,水煞直冲穴场而气随水泄,为空亡绝灭之地。沟源绝境,水脉到头而绝,气亦随变为死。孤独山头,四顾不应,缺依少凭,主生人孤苦。无依无靠。神前庙后,与神抵先灵争地气,多凶多熬。左右休囚者,形狭局促,穴受逼迫而不安。山冈缭乱者,主客不分,真应莫辨,有喧宾夺主之嫌。风水悲愁者,风啸水鸣,如泣如诉,主多惨痛之事。坐下低小者,如坐井观天,气象无尊严之意而多卑微之态,主子嗣下作贱事。龙虎尖头者,四应桀骜不驯,于主不利。
怎样埋葬看风水
通俗来说;就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玄武就是蛇龟二灵,背靠玄武,就是穴的背后有山,山的背后就像蛇一样的山脉,这就是所谓的来龙。
青龙白虎就是护砂!穴的左右有砂(山脉)像龙一样环着穴,虎一样守着穴。护砂 平整稍包穴就能藏风聚气,福荫后人。有凹凸就容易风吹穴寒,后人孤苦。
朱雀就是穴前面的案台(小山坡,高山都是)。案台很多种;穴正前方的为案,左前或右前的案为龙城,有案就有禄,有龙城就有福。
最后就是来水了,穴的来水不能急,要缓!最好是缓缓绕绕来到穴前,最忌水不过穴前。
办丧事忌讳什么?
【丧葬禁忌】这些禁忌因民族、地域或与死者关系不同而有差异。
灵前忌猫。
出殡前停尸守灵,忌猫近前,以为猫触越尸体,死者会为之惊吓,骤然直立,抱住旁人。
2.忌理发。
有人死亡时,其家所有男性一月内不得理发、刮脸,旨在避邪,一说旨在改变形貌,使亡灵不能相认,以免遭祸,有些地区在长辈去世时由晚辈(不别男女)守孝,以为头发受之父母,先辈亡故,留发以示哀痛和思念。
扩展资料:
葬俗方式:
1、土葬
土葬是我国产生最早、流传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涉及民族最多、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民俗。
2.火葬
产生时间:距今粗漏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流行区域:西北地区。
3.悬棺葬
概念:我国古代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将棺木放置于悬崖峭壁岩销烂之上的一种古老葬俗方式。名称:崖葬、岩葬、仙人葬、箱子岩、挂岩子。
4、树葬
树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葬法,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后来,有的稍作改进的方式是将死者陈放于专门制做的棚架上。
5、天葬
天葬是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斗答鸟类、兽类等)吞食,认为可以带到天堂。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6、崖葬
崖葬又名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广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木悬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将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悬棺葬的葬地都是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岩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仑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枢,安放尸体。
7、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采取埋葬、火葬、风葬等等方式后,对尸体作二次或以上的处理,我国南方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的汉族和壮藏,自古以来比较流行二次葬。
8、现代葬俗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丧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丧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丧葬禁忌
『文章来自易语花开,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标签:
评论列表